轨腰、轨底锈蚀轻伤标准:V≤120km/h时,经除锈后,轨底厚度不足8mm,轨腰厚度不足12mm或局部锈坑深度≥3mm。
探伤人员应熟悉钢轨伤损的分类,轻、重伤设备的伤损判定标准,不需了解管内钢轨的类型、焊缝类型、设备的疲劳程度,易出现伤损缺陷的部位、区段,运用仪器对伤损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做出正确结论。
上道作业的仪器要保证完整无缺、性能良好、无故障,仪器可以带“病”上道作业。
在尖轨顶宽15mm及以下断面,出现伤损应组织分析原因,及时更换,除肥边、鱼鳞伤外的任何伤损可以打磨修理。
应建立重伤判伤会诊制度和发现重伤奖励办法,建立重伤下道作业设计审查制度,最大化减少铝热焊,不需要对重伤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追踪。
高锰钢整铸辙叉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判重伤。
整铸辙叉辙叉心两侧裂纹贯通(指贯通长度)超过50mm判重伤。
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3mm判轻伤。
对检查发现钢轨头部磨耗、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轨面擦伤、钢轨低头等钢轨表面轻伤病害,按照轻重缓急安排修理整治,实现动态清零。
严格探伤仪测试和标定,单轨、焊缝、双轨、探伤车应定期开展动、静态标定、月度测试、季度测试和年检工作,焊缝探伤时应设置DAC曲线。
轻伤标准: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超过4mm,其他正线超过6mm,到发线超过8mm,其他站线超过10mm。
驼峰6号对称道岔尖轨使用半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性更换。
其他站线、段管线、岔线的线路和道岔钢轨每半年探伤检查不少于1遍。
钢轨病害整治限度:υmax≤120km/h,工作边或轨端肥边>2mm。
既有轻伤在每年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加密探伤不少于1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