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程运行时间在( )的,途中(运行 7 小时前后)安排 1 次全列满水。车底连续套跑 10 小时以上的,中间(运行 6 小时前后)安排1 次折返站全列满水。
单程运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上的,途中(运行 7 小时前后)安排 1 次全列满水。车底连续套跑 10 小时以上的,中间( )安排1 次折返站全列满水。
吸污作业完毕联控用语:车辆段吸污作业人员仅与吸污作业联络员联控时,作业完毕后,吸污作业联络员应与( )履行作业完毕相关签认手续。
给水时( ),吸污时应确保吸污管与列车污物箱吸污口连接牢固,打开连接管阀门,作业中应观察透明吸污管有无吸出污物;
给水时先插给水管、后开阀门,吸污时应确保吸污管与列车污物箱吸污口连接牢固,打开连接管阀门,作业中应观察透明吸污管( )。
办理动车组列车作业时应在开车前 2 分钟停止给水、吸污作业,作业组长确认拔管完毕、吸污口盖板关闭及列车反面无异常,通过对讲机向( )。
办理动车组列车作业时应在( )停止给水、吸污作业,作业组长确认拔管完毕、吸污口盖板关闭及列车反面无异常,通过对讲机向客运值班员报告。
配备有手持机的车站作业完毕后进行报点;站停时间( )及以上的列车作业完毕后,可根据车站实际安排至少一名作业人员反面值守;注意查看列车反面安全情况及邻线机车车辆运行状态,列车出站后按先后顺序走固定径路离开。
配备有手持机的车站作业完毕后进行报点;站停时间 30 分钟及以上的列车作业完毕后,可根据车站实际安排至少一名作业人员反面值守;注意查看列车反面安全情况及( ),列车出站后按先后顺序走固定径路离开。
旅客列车每运行( )小时设置一处固定吸污设施,确有困难,最长不超过( )小时。
旅客列车每运行 20 小时设置一处固定吸污设施,确有困难,最长不超过( )小时。
车站固定吸污设施主要满足立折或通过列车吸污需要。动车运用所和( )须建设足够的吸污设施,所有入库的动车组和集便客车原则上在库内吸污。
给水站水井使用一个栓头时,栓口设计流量不应小于( )L/S;双头栓同时上水时,每个栓头设计流量不应小于 2.0L/S。
给水站水井使用一个栓头时,栓口设计流量不应小于 2.5L/S;双头栓同时上水时,每个栓头设计流量不应小于( )L/S。
始发应保证辆辆满水。( )、UZ、KD、临空车等非载客车辆途中不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