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以( )为基本单位开展资金交易的监测分析,全面、完整、准确地采集各业务系统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保障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的数据需求。
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 )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金融机构应当在按本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内部操作规程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及时以( )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应当在总部层面建立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评估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经董事会或者高级管理层审定之日起( )内,将自评估情况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或者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金融机构应建立的三个反洗钱基本制度包括(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流程,赋予同一客户在本金融机构唯一的风险等级,但同一客户可以被同一集团内的不同金融机构赋予不同的风险等级。这属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客户风险评估的( )原则。
金融机构有以下( )行为,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金融机构在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时,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 )保存。
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 )报告。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 )。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首先应进行( )。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客户身份资料发生变更的,应当( )客户身份资料。
境外清算代理行因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需要要求提供除汇款信息、单位客户注册信息等以外的客户身份信息、交易背景信息的,应在( )提供。
客户不通过账户或者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 )报告。
客户属于名单范围的,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立即按照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并于( )将有关情况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