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明确需要开展作业安全分析(JSA)的活动,并在作业前组织相关人员开展 JSA,现场落实安全管控措施,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风险特点,对施工人员分阶段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1分]
事故情况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补报。火灾事故、交通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天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其他事故自发生之日起30天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1分]
一般事故(含一般A、B、C 级事故)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较大及以上事故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天内提交正式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问责建议。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适当延长,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30天。[1分]
集团公司一般A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事故,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造成较大影响的火灾爆炸、井喷事故。[1分]
依据企业视频上传总部平台考核办法,当月平均视频在线率在 95%以上为优,90-95%(不含)以上为良,85-90%(不含)以上为合格,85%以下为不合格。[1分]
中国石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集团公司级、直属企业级、二级单位级、基层单位级和场站级。[1分]
值带班应掌握重要作业、操作的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并妥善处理各类异常事件。[1分]
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持续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风险可接受。[1分]
隐患就是不受控的风险。建立隐患排查、分类分级、整改治理、效果评价、验收销项及完善档案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及时排查治理。不能如期治理的隐患应当按风险管控的程序落实防范措施。[1分]
重大风险应当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1分]
风险降级或销项后,管控措施可以不再持续运行。[1分]
较大隐患是指危害较大,整改有一定难度,不能即查即改,但又急需整治的隐患。[1分]
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之一,是为了告知有关人员相关事项,以规避责任。[1分]
基层队领导同意后,可以安排没有取得上岗证的人员进行设备操作。[1分]
在未切断动力源、带电设备未停电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安装、拆卸和检维修作业。[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