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员可以不与驻站员及现场保持联络,随时通报来车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工务翻浆冒泥整治作业指导书3.26.6.4)
根据轨枕失效标准,用石笔在轨枕面上做好标记,将需更换的新轨枕倒运至需换位置,放置在安全位置,一般曲线地段放在上股,双线地段放在运行方向左侧路肩上。(工务单根抽换轨枕作业指导书3.27.5.1.1)
作业后及质量验收:轨枕间距误差或偏斜不超过40mm(道岔为20mm),铝热焊缝距轨枕边缘不得小于30mm。(工务单根抽换轨枕作业指导书3.27.5.3)
到达作业地点后先将钢轨温度计置于龙口复紧的钢轨腹部,采用两块钢轨温度计同时测量一股钢轨的内外侧轨温,取其最大值作为实测轨温。(工务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指导书3.28.5.1.5)
在长轨计划位置上安装撞轨器,安装撞轨夹具,做好撞轨准备。撞轨器原则上直线地段每400m设置1台,曲线地段每300m设置2台,根据现场需要可适当加密。(工务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指导书3.28.5.2.1)
安装终端撞轨器,并撞轨至零应力状态,在各十米位移观测点处做出标记(工务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指导书3.28.5.2.1)
起道负责人可根据该区段车流量及现场实际情况,预留适当的下沉量,但禁止起高道。(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5.2.1)
重起时,陡坑在坑底处起一次,漫坑在坑底处起1—2次,起道长度应覆盖坑洼全长(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5.2.1)
捣固顺序是小腰向接头捣,两端向坑洼中央捣,接头、坑洼中央加强捣固。(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5.2.1)
内燃冲击捣镐在捣固时应做到“四一致”:下镐位置一致,都捣固同一位置的镐位;下镐角度一致,冲击镐与地平面成40~45度角;下镐动作一致,一起下镐;捣固时间一致,一起转移。(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5.2.1)
捣固结束后,要全面检查水平、高低和空吊板情况,全面进行找细整修。(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5.2.1)
驻站防护员接到现场开通线路的通知复诵确认后,在“运统-46”消记。作业后质量必须达到作业验收标准。(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5.3)
无缝线路地段必须掌握轨温,依据作业轨温条件作业,严格执行“一准”“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6.1)
机具手不得兼做其它工作,作业中坚持“三不离”,即:人不离机、机不离把、把不离手。(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6.3)
分组捣固时,应相隔三根轨枕以上,以免机具碰撞伤人。(工务线路起道、捣固作业指导书3.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