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因为( )。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但是,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阶级矛盾也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以下根源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事件是( )。
清朝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不断入侵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始终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无数的志士仁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 )。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被迫把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 )。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以下属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提出的口号的是( )。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早在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就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