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 在明代文坛上出现的由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檬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文学史上合称“三言”“二拍”。() +1分 正确
(1分)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则径直以“境界”论人生,认为“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 +1分 正确
(1分) 文学最早的传播方式是口语传播。() +1分 正确
(1分) 文学的审美意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唐宋时期。() +1分 错误
(1分) 德国诗人雪莱的《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描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探索现实的出路,被认为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1分 错误
(1分) 最常见的是按照表现方式的不同,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 +1分 正确
(1分) 20世纪以来,外国小说的风格与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重在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墙上的斑点》、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尤利西斯》等。() +1分 错误
(1分) 在欧洲文学史上,狭义的散文概念主要是由16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培根创立和提出的。() +1分 错误
(1分)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等。() +1分 正确
(1分)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的咖啡馆正式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十多部影片。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 +1分 正确
(1分) 话剧从20世纪初传到中国,最初称之为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等,1928年戏剧家曹禺提议定名为话剧。随着时代的发展,话剧的题材、体裁、风格、手法和艺术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1分 错误
(1分) 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联系的表现论文学思想,其正式出台应归因于浪漫主义思潮。() +1分 正确
(1分) 文学的大众传播指的是运用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现代媒体向数量极为广泛的受众传递文学信息的方式。() 错误
(1分) 描写杨贵妃与唐明皇两人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在唐代便有自居易的《长恨歌》,清代则有洪昇的《长生殿》。() +1分 正确
(1分) 在中国传统中,“风格”一词最初在汉魏出现时主要是用来品评人的体貌、德行等特点的。() +1分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