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道岔钢轨探伤采用()、涡流探伤与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常规探伤和专项探伤。
探头性能中灵敏度余量是0°探头:S≥();35°~45°探头:S≥();70°探头:S≥()。
探头保护靴(膜)衰减值应≤()。
钢轨探伤仪动态范围抑制最小时不低于(),抑制最大时2dB~6dB。
单轨探伤仪0°、37°、70°通道组合灵敏度余量测试方法及标准是0°通道:探测WGT-3试块110mm底面,当波高达到80%时的灵敏度余量≥();37°和70°通道:探测WGT-3试块上深65mm处的φ3mm横通孔,当波高达到80%时的灵敏度余量≥40dB。
为保证焊缝探伤质量,焊缝两侧各( )范围内不宜钻孔或安装其它装置。
GHT-5试块分为A、B和C三个区域,其中:A区:铝热焊焊缝( )探头区;B区:轨头和轨腰横波单探头区;C区:轨底横波单探头区。
0°探头探伤铝热焊焊缝时,底波比正常同类焊缝底波低16dB及以上,或焊缝存在如下缺陷时,焊缝判废: (1)双探头探伤: 轨底角部位(20mm):≥φ3-6dB平底孔当量。 其它部位:≥φ3平底孔当量。 (2)横波单探头探伤: 轨头和轨腰:≥φ3长横孔当量。 轨底:≥φ4竖孔当量。 轨底角(20mm):≥φ4-6dB竖孔当量。 (3)铝热焊0°探头探伤:≥φ5长横孔当量。 (4)焊缝中存在平面状缺陷。 (5)缺陷当量比(1)、(2)、(3)条规定的缺陷当量小,但差值在( ),且延伸长度大于6mm。
用双探头法探测铝热焊缝时应对焊缝全宽度进行连续或分段扫查;分段扫查宜从焊缝两侧进行,也可从同侧进行,每段宽度一般不应大于( )。
轨底K2.5通道探伤的扫查方法是将探头放置于焊缝轨底边坡上,发射方向对准焊缝中心,从轨底角边缘开始由外向内做6次扫查,每次探头扫查轨迹应覆盖上次扫查宽度的10%;然后沿轨底角边缘反向检查1次。第1次,第4次,第5次检查时探头应向外偏角(8°~10°)左右。一个轨底面需进行7次扫查,焊缝两侧四个轨底面共扫查28次。最后将探头放置于轨底角边缘,60kg/m钢轨入射点距本侧焊筋边缘125mm左右(75kg/m钢轨入射点距本侧焊筋边缘160mm左右),发射方向对准焊缝腰底圆弧处扇形扫查1次,焊缝两侧四个轨底面共扫查4次。从扫查要求可知,每个轨底面需进行8次扫查,焊缝两侧的4个轨底面共需进行不少于( ),以保证轨底部位的全面覆盖,扫查范围每侧应不少于200mm。扫查速度≤100mm/s,扫查时间不少于2分钟。
焊缝探伤轨头70°通道探伤的扫查方法是将探头放置于焊缝轨头中心部位,发射方向对准焊缝中心,分别内、外偏角12°~14°(75kg/m)或18°~20°(60kg/m)往返调向检测4次、直向往返调向检测2次,扫查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向两端不少于200mm,共对焊缝轨头做不少于( )。扫查速度≤100mm/s,扫查时间不少于1分钟。
轨底双K1通道现场探伤灵敏度将发射和接收探头分别放置于轨底两侧使之对向发射,前后移动探头,使对穿波达到最高,此时出波位置应在( ),调整灵敏度至80%波高,增益15~20dB作为现场探伤扫查灵敏度。
轨底K2.5通道现场探伤灵敏度将探头横向放置于轨底脚一侧,探头入射点距轨底边缘10mm左右,找出对侧( )最高反射波,将最高波衰减至80%波高,增益16~20dB,作为现场探伤灵敏度。
轨头70°通道现场探伤灵敏度将探头横向放置于轨头一侧,使仪器显示( )多次回波,将最高波衰减至80%波高,增益14~16dB,作为现场探伤灵敏度。
钢轨探伤仪中70°探头与钢轨纵向呈( )偏角有利于发现轨头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