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该机车车辆端部5m以外绕行通过,( )钻车底。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方抢越线路。
作业人员接到来车通知后,应及时下道避车。( )在桥梁、站台、路肩上骑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施工和维修作业前必须按规定设置现场防护员,现场防护员( )临时调换。
作业过程中,现场防护员应主动与驻站(调度所)联络员进行联络,保持通信畅通并定时联系每( )至少联系一次),确认通信良好。
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应在列车(车列)两端来车方向左侧钢轨上,设置带有脱轨器的固定或移动防护信号进行防护,前后两端防护距离不少于( )m。
旅客列车在到发线上进行技术检査时,用停车信号防护,可不设脱轨器。列检作业线路应平整,不得铺设凹型水泥轨枕,( )铺用大块石砟。
列车试风,应按规定防护距离插设防护信号。( )在未设防护装置的列车(车列)中接、摘地道长制动软管或车辆软管。
检査、测量轮对时,不得脚踩钢轨,要随时注意前后轮对的动态。并对前后轮对加设防溜动设施。溜放轮对要先检査线路无障碍物后,在有人防护的情况下进行。( )骑跨钢轨推送轮对。
在列检作业现场,如遇施工、堆放路料等影响列检作业和人身安全时,应( )该线路的列车技术作业。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 )。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 )。
( )是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会带有电压的),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牵引供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须与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保持( )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架空地线、保护线保持1m以上距离,距离不足时,牵引供电设备须停电。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 )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准进行。
电气化区段上水、保洁、施工等作业,不得将水管向供电线路方向喷射,站车保洁不得采用向车体( )喷水方式洗刷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