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不应少于( )%。
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 )mm的输送泵管。
向上输送混凝土时,地面水平输送泵管的直管和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竖向输送高 度的( )%,且不宜小于15m。
输送泵管倾斜或垂直向下输送混凝土,且高差大于20m时,应在倾斜或竖向管下端设置直 管或弯管,直管或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高差的( )倍。
浇筑混凝土前,如果现场环境温度高于( )摄氏度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
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不得发生离析,当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倾落高度限值为 ≤( )m。
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不得发生离析,当粗骨料粒径小于等于25mm时,倾落高度限 值为≤( )m。
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 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
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 低结合处应留设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 )。
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水平施工缝应低于地脚螺栓底端,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 ( )mm。
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当地脚螺栓直径位( )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深度不小于 地脚螺栓埋人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3/4处。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 )范围内。
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范围内。
柱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的( )mm。
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