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的上游犯罪范围日益扩大,基本遵循了( )的发展脉络。
金融机构的风险划分标准应报送( )。
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 )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银发〔2017〕235号文件规定义务机构应当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有效开展( )客户的身份识别。
义务机构在与非自然人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以及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按照规定应当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应当同时开展( )身份识别工作。
义务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从可靠途径、以可靠方式获取的相关信息或者数据,识别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并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 )关注受益所有人信息变更情况。
义务机构应当根据非自然人客户的法律形态和实际情况,逐层深入并判定受益所有人按照规定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每个非自然人客户至少有( )名受益所有人。
金融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妥善保存( )和能够反映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等相关资料。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 );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自( )起施行。
金融机构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应当在按本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内部操作规程确认为可疑交易后,及时以电子方式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最迟不超过( )个工作日。
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向( )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检查。
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接受( )的监督、检查。
金融机构应当提交的大额交易报告包括: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万元以上(含)、外币等值( )万美元以上(含)的款项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