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人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 )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了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伟大抗战精神中体现爱国情怀的是( )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等五项协议。政协会议闭幕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要求全党准备为坚决实现政协协议而奋斗。同时提出,必须提高警,注意“阵地的保持与继续取得”,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并指出,目前解放区的中心工作是( )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极大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和全国人民的斗志。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莫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的是( )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 )
中国的民主党派,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民主党派是( )
中国各民主党派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关系。这是因为( )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1949年春,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这( )
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的事件是(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北京)隆重开幕。这次会议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在于( )
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道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曾经被人称作“开万国未有之奇”的一种现象是( )
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有了( )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时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必须保持的党的作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