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地工人在拆除楼板钢模时,尚未办好审批手续。由于面积大,模板未拆完。中午吃饭时,工人吴某从未拆完的钢模板下经过,突然上边已活动的几块钢模板掉了下来,刚好击中吴某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拆钢模没有审批手续。()
四层楼面上搭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模板时,将一木杆斜支撑支在有人作业的脚手架大横杆上。当浇筑混凝土柱时,模板倒塌,击伤了脚手架上的工人。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无安全技术交底。()
在施工现场搭设了一个长6m、宽0.6m、高4.5m的现浇混凝土梁的模板,其支撑用∮48和∮51的两种型号钢管直接支撑在地面上,浇筑混凝土时,支撑下地面沉陷,模板严重变形。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两种钢管混用。()
开挖钢筋混凝土支撑下部土方时,应及时清除支撑施工时的垫层、模板。()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
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4m以下)定型组合钢模板自重标准值为()。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为()度。
木支架立柱长细比不应大于()。
模板按其功能分类,常用的模板主要有()。
建筑工程模板承受的恒荷载标准值的种类有()。
模板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
某花园小区5号楼工地,需拆除一台QTG40塔机。此台塔机产权拥有者李某,将塔机的拆除工程承包给沈阳市某建筑公司机运站维修安装电工石某,石某私招5名工人进行拆卸。当拆卸到第十一个标准节井将第一个标准节降到地面后。在塔机未进行调整平衡力矩的情况下,司机徐某作出回转动作和变幅小车向内运行的动作并调整顶升套架滚轮与塔机之间的间隙。此时另一个安装工人开动了液压顶升系统进行顶升,液压油管突然爆裂,平衡臂折断后砸向塔身后部,造成塔身剧烈晃动,致使顶升踏步严重变形,失去支撑能力,继而塔机起重臂、回转机构、顶升套架、塔顶等部件整体坠落,塔身折断。在顶升套架作业的人员,除1人幸免外,其余4人3死1伤,酿成悲剧。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的对错。 在塔机未进行调配平衡力矩的情况下,司机违章作出回转动作和变幅小车向内运行的动作,造成起重臂与配重臂的前后力矩不平衡。()
履带式起重机操作灵活,使用方便,车身能360°回转,并且可以载荷行驶,越野性能好,机动性好,可长距离转移并对道路无破坏性。()
某工地准备安装一台ATG20塔机,此塔机无顶升系统,安装靠拔杆和自身起升卷扬系统完成。项目经理将安装任务承包给了本公司架子工班张某,张某组织了4个同乡打工人员开始安装。张某站在地面指挥,其余4人在塔机上作业。在起重臂拉起到与铰点安装高度呈水平位置准备安装起重臂拉杆销轴时,塔顶上的操作人员要求继续上拉起重臂,司机重新启动卷扬机,这时钢丝绳突然断裂,起重臂前端加速下摆撞击塔身下端,致使塔身瞬间失稳,随即倒塔,将塔顶上的3名操作人员甩下,造成3人当场死亡的重大事故。经现场勘察,起升卷扬钢丝绳发现毛刺且多处有断丝现象,钢丝绳断裂处断口不齐。参与安装的张某等5人均提供不出指挥及安装操作等相关工作的上岗证。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所有人员均提供不出指挥及安装操作等相关工作的上岗证,违反了起重拆装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规定。()
某建筑公司购置1台由某塔机生产厂生产的QTG25A塔式起重机,该塔机厂雇用李某进行首次安装。按照塔机安装的程序,塔身、塔帽、配重臂安装完毕后,着手安装起重臂(该塔机是自装式水平臂塔机)。起重臂在安装时对吊点位置、吊索的拴系方式、重心所处位置均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按照要求应设置六倍率吊索。李某等人设置了2个吊点,使用4根钢丝绳,在吊索未拴牢的情况下,将起重臂拉起,在安装拉杆时,吊点处的钢丝绳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将起重臂两根侧向斜腹杆拉断后,向起重臂根部水平方向移动约450mm。起重臂瞬间下沉,造成钢丝绳断裂,起重臂以铰接点为轴心坠落,在起重臂上的五名操作工人随之坠落,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经事故调查,该塔机无技术图纸,无生产工艺,无产品检验报告,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无证作业。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安装时吊点设置不合理,少设了1个吊点,使2根侧向斜腹杆承受的安装自重载荷超过大,造成斜腹杆被拉断。()
当采用龙门桅杆滑移法吊装时,其上部横梁的改制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要求,焊缝应作()。
为保证安全,每个绳夹应拧紧至卡子内钢丝绳压扁()为标准。
从汽车式起重机约70%以上的翻车事故是因()造成的,因此,在使用汽车起重机时应特别引起重视。
钢丝绳在破断前一般有()等预兆,容易检查、便于预防事故。
千斤顶是一种用比较小的力就能把重物升高、降低或移动的简单机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可从1~300t,顶升高度一般为(),顶升速度可达10~35m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