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纳入“涉案账户信息”和“可疑账户信息”的客户,银行、支付机构应对其采取_ ( ) 的措施,加强对其交易活动的监测。
对于认定存在诈骗洗钱行为的客户信息,银行、支付机构应及时报送 ( ) 。
自2016年6月1日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安机关通过 ( )方式与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连接。
公安机关应当在 ( ) 期限内,对被害人报案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如被害人被骗资金已被转出,止付账户开户行总行或支付机构应当将资金划转信息通过管理平台反馈 ( ) ,由其决定是否延伸止付。
延伸止付账户开户行或支付机构应根据“ ( ) ”,对涉案账户立即采取延伸止付。
公安机关将涉案账户信息通过“( ) ”发送到管理平台。
对于支付机构发起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银行应当按照管理平台报文要求,准确提供该笔业务对应的由 ( ) 机构发送的交易流水号。
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当建立涉案账户冻结 ( ) 小时紧急联系人机制,设置AB角,2019年4月1日前将紧急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报送法人所在地公安机关。
收单机构应当根据特约商户风险评级确定其巡检方式和频率。对于具备固定经营场所的实体特约商户,收单机构应当每 ( ) 独立开展至少一次现场巡检。
支付机构应当支持根据清算机构发送的 ( ) 号查询 对应业务的相关信息,并按照管理平台报文要求反馈。
支付机构为单位开立支付账户应当严格审核单位开户证明文件,并向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核实开户 ( ) ,留存相关工作记录。
支付机构应当健全单位客户 ( ) 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并动态调整同一单位所有支付账户余额付款总限额。
支付机构发现单位支付账户存在可疑交易特征的,应当重新核实客户身份,甄别可疑交易行为,确属可疑的,应当按照 ( ) 有关规定采取相关措施。
对于同一特约商户或者同一个人担任法定代表人( )的特约商户存在被收单机构多次 ( ) 或同时签约多个收单机构等异常情形的,收单机构应当谨慎将其拓展为特约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