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 )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道岔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 )mm。
3.60Kg/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N•m。
4.50Kg/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N•m。
5.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85℃地区,在计算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轨缝值减小( )mm。
6.25m钢轨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 )℃的地区轨缝应个别设计。
7.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 ),并经过防腐处理。
8.机械磨损,经过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 )mm为木枕(含木岔枕)失效标准。
9.曲线半径为800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允许偏差作业验收为( )mm。
10.曲线半径为650m的到发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允许偏差计划维修为( )mm。
11.《道岔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道岔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间缝隙大于2mm,每块扣( )分。
12.线路上伤损钢轨应作标记,其中轻伤有发展一点伤损标记为( )。
13.线路上伤损钢轨应作标记,其中轻伤连续伤损标记为( )。
14.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型,超高应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 )顺坡。
15.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 )mm时为轻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