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 )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 )。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 ( )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 )。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 ),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 ( )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 )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 )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 )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